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文化
2018年10月19日

《李素伯文集》序言

   本文字数:1618

范培松

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研究,李素伯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在我国学术界,散文研究始终是一个被人们冷落的角落。这和一个认知误区有关,虽然文学分四大类,散文也作为一类,但人们却认为散文可以任意搽抹,不是艺术,直到今天,专心致志研究散文者不多。正因为如此,我在踏上研究散文理论批评的漫长道路上,遇到李素伯,不由得肃然起敬。他虽然仅仅活了三十岁,但确实是应该受到我们尊敬的散文研究的前辈。

正因为这个原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湾一个电视台的读书节目,准备推出李素伯专辑,该节目是由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散文研究理论家郑明娳担任主持。她邀请我评说李素伯。当时我正承担国家科研项目“中国散文批评史”研究工作,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和台湾同仁合作,拍摄了《李素伯》专题片。专题片制作精美,除我评说外,解说词基本上采用李素伯《小品文研究》中的一些重要话语。电视台复制了一份拷贝给我,但年代久远,几次搬家,怎么也找不到了,惜哉!

在拍摄李素伯的专题片时,我很感慨,当时大陆知道李素伯的人可以说是寥寥,可是台湾没有忘掉他,兴师动众为他宣传。1999年,我赴台湾东吴大学任教半年,亲身感受到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整理和传承上,有许多可取之处。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出版于1932年,正是小品文热的时代。20世纪散文发展有些诡异,每隔30年要兴起一个热潮。世纪初的杂感热,30年代小品文热和90年代散文热。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是应运而生。几乎同时,还有石苇的《小品文讲话》和冯三昧的《小品文作法》面世。相比之下,《小品文研究》无论从学术性还是在体系建立探索上,他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特殊的。五四之后,散文兴旺,对散文理论有贡献的是周作人、鲁迅、朱自清等。但是,他们都是一些分散的零星之作,不成体系。以专著的形式,并试图对散文理论研究的体系建立进行探索的是李素伯。

在五四之后,中国散文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三大派别,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说散文理论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学散文理论批评,三是以朱自清、李素伯为代表的文本说散文理论批评。文本说散文理论批评特点是以散文史论,创作论和作家论的“三合一”的全方位研究,标志性成果就是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是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他的研究呈开放型,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显示出特有的活力。在《小品文研究》中共引用了45位中外作家对散文的论述,中外的作家近乎一半对一半,借用他的一句话,他的散文研究是“东亚病夫”和“西方美人”热恋的结晶,是个很有生命力的“混血儿”。

李素伯对散文的“体”的意识极为重视,这实在难得。他提出散文“是‘个人的形式’的自由文体”,是有经典意义。对体的重视,标志着散文研究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李素伯堪称是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的拓荒者。

我欣赏他的文字。《小品文研究》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现在许多研究论文面目可憎,语言乏味,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似乎这样才显得有学问。李素伯文字,都有他研究的体温,如:

(小品文)不需要结构,也无所谓因果关系,只是不经意的抒写着个己所经验感受的一切。它所表现的正是零星杂碎的人生。在这里,读者虽不能愉快地领略到像在小说中表现的一切可歌可泣可爱可悯的有系统的人生的断面;却能出其不意的,找得在人生里随处都散布着的每颗沙砾的闪光,使你惊叹,使你欣喜,以为不易掘得的宝藏。

(小品文)触机即发,而不在乎“搜索枯肠”或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髭”的。

没有学究味,却有学术含量,对小品文评述到位,直到现在,仍然是研究散文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

李素伯生命很短暂,他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但是他留下了《小品文研究》的精神儿子,这个精神儿子活力四射,有着永恒的魅力,一个人的人生能如此,足矣!

 

范培松笔名艾袁,男,1943年7月10日出生,江苏宜兴人。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散文理论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