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江海潮
2018年11月09日

“点心”的词义演变与“老根”的习俗基因

   本文字数:1673

徐乃为

“点心”的基本意义有两项:一是指茶食糕点类“小吃”,二是指正餐即中饭、晚饭以外的辅助用餐。这两者是相关的:茶食糕点常作为辅助用餐的食物;辅助用餐的食物,一般选用茶食糕点。这两项基本意义是使用汉语的地区所通用的。但是,在我们启海崇地区,点心却还有独特的方言意义,即把“中饭”称作“点心”,“吃中饭”称作“吃点心”,这一含义,是这一地区所独有而其他地区所绝无的,成为这一地区“历史文化基因”,或者称作“老根”的“独有标签”,可以成为考察启海崇地区“原住民”、“原文化”渊源的一把钥匙。

首先,这两项基本意义与方言意义之间是有关联的,因为,“点心”指为食物,这基本意义没有变,是确定的。

那么,这“点心”后来所赋予的“中饭”意义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表明着,我们的祖先,由于特殊生产方式的制约,显然曾经把作为主餐的中饭被迫视如辅助之餐,或者说本当有饭有菜的中饭被迫选用“饭菜合一”的茶食糕点,从而形成一种饮食习惯,进而使“点心”衍生出“中饭”的含义。

在农耕社会中,类似井田制的耕地是在家前屋后的,人们耕种自家的土地时,是回家吃中饭的。当然,耕地有时也有在离家较远的地方,需要带饭或送饭,以致《诗经·七月》中有“馌彼南亩”一句,即“送饭到南亩”的情形。

本文说的生产方式,是指人们吃完早饭后并“带中饭”去“走种田(也叫‘走脚田’)”种地的情形。一开始所带的“中饭”,自然不宜“有饭有菜有汤”,而是选择方便易带的糕、糰、粽等“点心类”食物,因此,这样的“带中饭”叫“带点心”,这样的吃中饭,就叫“吃点心”。匆匆吃完“点心”还得劳动,此类“吃点心”越发犹如匆促的辅助之餐。

假如说,一个地方十家农家中只一家种“走脚田”而“带点心”,又如何形成生活习惯而产生新的义项呢?因此,这个种“走脚田”的情形,应当曾经是一大片农民的一定历史时期普遍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要说到我们启海崇先民与启海崇文化的发源地。

这种大片人“带点心”去种大片“走脚田”,指的是种较远的“沙滩地”,这不可能在“海边”,因海滩地是盐碱地,须得筑堤挡潮并需若干年改良始得可种庄稼。因此,这是江边的“沙滩地”,那是淡水地,成陆即可种。我们既然把同处江北的通东(吕四)人称作“江北人”,因此,我们原是江南人。我们又自称“沙上人”与“南沙人”;可见,我们来源于江南叫“南沙”的地方!“南沙”兼有长江南部江中沙洲与沿江沙滩两种含义。江南有“南沙”吗?有,即今常熟的北部沿江地区。

东晋咸康七年(341),今常熟地段的南沙乡设南沙县,到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信义郡,郡治南沙城。南梁大同六年(540年),南沙县改置为常熟县,含义即是沙洲、沙地成熟而成永远富庶之地的意思。其县名虽改,南沙地名却保存了下来,至今常熟北部还有“南沙村”。

当时长江主航道北移,江南岸不断涨出沙滩,当时的崇明远在西边狼山脚下,与常熟仅一水之隔。

土地永远被农民视如宝贝,一旦涨沙成田,马上各自去那大自然赋予的“无主田”上开垦种植。住家与沙滩显然有不短的距离,须得“带中饭”始得合算于时间成本。今张家港到太仓一带的长江边都有那样的沙滩,那显然是一大片地方的一大片沿江农民有一长段时间“带点心”耕种,“点心”不再一直是糕、糰、粽等,而是麦饭、玉米粞饭;菜是“咸瓜”、“盐虀”。于是,“点心”成了“中饭”,“吃点心”成了“吃中饭”。

富于冒险精神的先民,不但种长江边的沙地;还乘筏子上了“江中沙洲”崇明岛,成了第一代居民,于是,“烧点心”、“吃点心”等特定意义也带到了崇明;崇明的先民们又与其他地区迁来(如句容、绍兴等)的移民融合,就形成了吴方言中独特的方言,这是启海崇方言稍稍有别于常熟方言的原因,但其亲缘关系则是显而易见的。而此时,长江主航道南移,崇明岛离南岸渐远,离狼山渐远,其文化习俗逐渐封闭而固化。

“沙上人”、“南沙人”这些称谓不是空穴来风,是实有源头的。这里不是简单否定我们这里代代相传的“句容搬崇明、崇明搬海门、海门搬启东”的老话,启海崇人的祖先固然也有从句容搬来的——但是,崇海启文化作为吴文化的分支,源头决然在以常熟南沙为中心的江南沿江地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