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1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江海潮
2018年11月16日

秤杆的“轩”和“疲”

   本文字数:1369

徐乃为

我国古时称重的器物,谓之“衡器”,犹如“杠杆”,取支点两侧的“平衡”;从一端的“砝码(秤砣)”,用比率(化为刻度)测知另一端物体的重量。先人称这一器物为“秤”,测量的过程谓之“称重量”。“称重量”的“平衡”是关键。我们启东人在称重时,秤杆高扬翘起时谓之“先”,秤杆斜倾低垂时谓之“皮”。此“先”、“皮”两字自然是音节而已,本字是什么,我实在是曾被其困扰良久而不得要领。前不久,从老友陆欣先生的“沙地风云录”一文中阅知,将“先皮”记为“轩疲”,我心中谓之一震,内心深以为是。去微信讨教,方知是陆先生深思熟虑而下的结论,此不能掠君子之美,因说出此两字来源;并愿申述之,或恰符陆先生之内心,也正可请益于他。

“轩”字,是个实词,形旁“车”,是说此字的意义范围,与车有关。想来与“高扬”、“上翘”的“先”之意远着呢,何以是“先”的本字呢?其转义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轩”,本指车子前高后低貌。《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轾如轩。”郑玄笺:“戎车之安,从后视之如轾,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朱熹集传:“轾,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轾,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高亨注:“轾,车向下俯。轩,车向上仰。”苏轼《上王兵部书》:“升高而不轾,走下而不轩。”因此,车子前高曰轩,后低曰轾。有一个常用成语叫作“不分轩轾”,就是“不分高低”、“不分上下”的意思。因此,“轩”赋予了“高”的意义。笔者以为,“轩”字的高的含义,还应该跟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名字“轩辕”有关,黄帝的名字就是轩辕。居“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辕”就是车直木。黄帝轩辕的车自然不同寻常,是高大的。《楚辞·远游》:“軒轅不可攀援兮”,不是说其高吗,因此,“轩”字高的含义就越来越显现。

后来凡与“轩”组为词,均取“轩”字高的义项。如“轩昂”、“轩峻”、“轩朗”、“轩伟”、“轩敞”、“轩然”、“轩举”、“轩耸”,这些词,将“轩”字改为“高”,意义是等同的。再引申开来,“轩”字就有“上举”、“扬起”的意思了。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奋舋而轩鬐。”晋郭璞《客傲》:“昆吾挺锋,骕骦轩髦。”轩鬐、轩髦,都是指奔虎与快马的鬃毛上举、上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鼻偃唇轩,眉麄眼大。”鼻偃,塌鼻子;唇轩,就是翘嘴唇。

因此说,秤杆上扬翘起,用“轩”,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雅致的。

至于下垂的“皮”,应当是“疲”,就不需解释,一想而通。今只举出几个词,便可了然。“疲弱”、“疲困”、“疲软”、“疲怠”、“疲倦”。选一个陌生的,“疲沓”,意思为松懈不起貌。可见,“疲”作秤杆下垂的本字肯定是正确的。

商贩在把秤的时候,是有手法的,可以把本是“平衡”的秤杆把持成“上扬”的“轩”的态势,并有一句,你看那秤:轩轩饱饱。那是说上扬而饱满的态势;这“轩轩饱饱”,有时转移在为客人盛饭,说把饭盛得“轩轩饱饱”,表明“轩”的义项仍在转化着,相关到饱满隆盛。

这里,本人想到了另一“仙”字。打牌、博戏的过程中,牌运有“旺”与“衰”之分,人们把旺盛时期的牌运称作“仙”,或“仙路”里,——这牌“仙出来了”,这个“仙”字,似乎是更当是“轩”,说的就是兴旺隆盛的起势,然后保持一种态势。“轩昂”、“轩扬”、“轩奋”、“轩盛”等词似乎能说明问题,而“仙”则颇难说清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