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流来势汹汹,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全力应对——
日均接诊量超600人次
本报记者 张媛媛 汤钦云
近期,甲型流行性感冒高发,就医患者明显增加,其中咳嗽、发热患儿居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急诊日均接诊量超600人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团队启动应急弹性排班,全员超负荷运转,力保患儿得到及时诊治。
接诊数量翻两番
3月22日,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看到,儿科门急诊候诊大厅内坐了不少等待叫号的患者及家属,导医和志愿者们忙着为患儿测体温、称体重,并优化各项辅助检查流程,尽量缩短患儿就诊时间。
在儿科二病区,住院的患儿也增加了不少。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儿内科副主任兼儿科二病区(儿童内分泌科、儿童消化科)主任徐健告诉记者,为应对甲流高峰,医院儿科病区临时新增10个床位,目前都已满员。“此次甲流来势汹汹,往年感染的多是10岁以下的小朋友,今年很多中学生也感染了。”徐健说,这段时间发烧的患者近80%都是因为感染了甲流,“高烧、咳嗽、呕吐,各种症状都有,还有不少患儿出现了41℃以上的超高烧。”
缩短患儿就诊时间
为缓解高峰时段就诊“扎堆”现象,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市妇幼保健院在全院范围内统筹协调儿科门急诊医师,全力以赴满足患儿就医需求,力争让患儿到院1小时内得到诊治。
同时,增设儿科夜门诊及中午加强班,门急诊儿科医师提早到岗、延时下班,并且应急弹性排班,随叫随到。就诊高峰时段,安排住院部儿科医师前来增援,确保患儿及时得到诊疗。如患儿未能在门诊工作时间内完成就诊,可导诊至急诊儿科继续就诊。
“儿科门诊每天有四五名医生坐诊,急诊除原先的1名值班医生外,中午再增加1名急诊医生,夜间增加3名。”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办副主任糜筠筠介绍,“这段时间医生都是连轴转,能上的都上了,确保24小时为患者提供诊治。”
志愿者暖心引导
为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市妇幼保健院在儿科门急诊候诊大厅增设候诊椅,在导医台备置美林、泰诺林等常见的儿童退烧药,以备患儿即取即用。
同时,儿科门急诊的导医服务时间延长至夜间9点30分,以便及时解答患儿家长的问题,确保有序就诊。“9点30分以后,我们还安排3名值班医护人员协助预诊分诊。”急诊科护士长汪海华说,“医院每天都有‘妇幼友好’志愿者参与诊前服务,这些志愿者都是院里的医护人员,他们下班后放弃休息时间,仍坚守在第一线。”
规避用药误区
徐健建议,儿童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特别是一些家长如果自行用药,使用奥司他韦一定用满5天。很多家长见孩子症状好了就停药,导致孩子症状复发,这是需要规避的用药误区。”
同时,徐健提醒家长:“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员拥挤场所,在家多洗手勤开窗,做好必要的防护,争取有效防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