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5年07月17日

我市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壮丽答卷

民族一家亲 东疆石榴红

本文字数:3296

■启东是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典型的多民族汇集与融合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现有4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000余人。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以党建强根基、活动促团结、文化聚民心、服务优保障,谱写民族团结“连心曲”,提供区域发展“合心力”。2023年获评“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坚持党建引领,铸牢民族进步之“魂”

走进启东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石榴家园”内暖意融融,党员志愿者正为少数民族群众讲解就业政策。

多年来,启东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体系,市委定期听取民族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民族领域重点问题,持续优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发挥牵引带动作用,聚焦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将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市委党校各类主体培训班教学课程,科学运用“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石榴籽讲堂”等活动,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理论政策学习往深处想、往细里做、往实里抓,构筑有形有感的共有精神家园。

同时,在基层突出 “民族团结 +” 理念,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 “红石榴家园”,设立民族工作服务站,不仅为各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还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党员日常学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核心力量 。

 

坚持共建共享,培护民族融合之“根”

南通市首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公园——“启吾·红石榴”主题公园

夏日的启东,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在南通市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里,不时有各族群众驻足参观。这座融合了六大主题板块的公园,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启东始终以共建共享为抓手,通过打造阵地、丰富活动、浸润校园,让民族融合的根基在东疆大地愈发深厚。

与南通大学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聚焦城乡民族工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民族画报》《中国民族》《中国统一战线》《中国民族报》等报刊杂志录用10多篇文章,为全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经验。依托党建阵地,重点打造民族文化元素丰富、场景布置温馨的“红石榴家园”,为各族群众提供学习休闲、教育培训、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4家单位获评江苏省“红石榴家园”,7家单位获评南通市“红石榴家园”。

文化的交融,在一次次热闹的活动中升温。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做花灯、猜灯谜、包粽子、做汤圆等民俗活动,让大家在欢乐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举办 “笔墨书写民族情,同心共筑中国梦” 等文化活动,邀请各族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以笔墨抒发民族团结情怀。开展 “石榴籽讲民族团结故事” 演讲比赛,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传递团结友爱正能量。举办“光影流转民族韵,以旅促融谱新篇”主题摄影展,用影像的力量展现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举办民族美食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风采展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持续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多层次的接触与互动。此外,还充分发挥启东红色资源优势,依托抗大九分校纪念馆、施简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精神相互浸润。

校园里的民族团结教育,更像是播撒希望的种子。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文化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与新疆、西藏等地学校开展 “手拉手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 结对联谊活动,组织学生互赠书信、交流学习经验、共办文化展览,从小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举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涵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征文、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激发青少年内在的理想信念与民族自豪感。

举办“唱游中国欢度国庆”主题活动

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江苏首场报告会在我市举行

 

坚持以人为本,筑牢民族和谐之“基”

举办“比学赶超促发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劳动者喝彩”活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启东市深入实施“红石榴就业”行动,为少数民族群众量身定制就业帮扶方案。在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民族职工之家”不仅是技能培训的课堂,更成为民族团结的温馨港湾。公司针对少数民族职工特点开展焊接、装配等专项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在启东安居乐业的少数民族职工已超过3000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教育医疗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走进启东的中小学校园,各族学生合校共读、混班混宿,在朝夕相处中结下深厚情谊。为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启东实施“新市民计划”,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全市统一体系,解决他们在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定期开展的爱心义诊活动中,医疗专家深入社区乡村,为少数民族群众送医送药;针对困难家庭学生,政府设立助学金、发放学习用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在启东,“情暖红石榴”项目基金犹如冬日暖阳,温暖着一个个困难家庭。藏族群众朗杰卓嘎一家是受益者之一,她患病的丈夫得到了医疗费用的资助。朗杰卓嘎动情地说:“这些帮助让我们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已累计发放救助金10多万元,惠及50余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与此同时,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让党和政府的关怀浸润少数民族群众心间。

 

坚持典型示范,唱响民族团结之“歌”

郭中良(中间)资助的吴诗坡(右边)和刘崇艳(左边)来启东看望郭老

启东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缩影,一个个平凡人物的非凡故事,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让榜样的力量在江海大地薪火相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启东建筑铁军响应号召,从黄海之滨跨越 4000 多公里奔赴新疆、西藏等地。在新疆克拉玛依,他们住 “地窝子”,肩扛手拉完成建设任务,创造建设新速度,此后扎根新疆各地,打造众多标志性工程,斩获鲁班奖、天山杯。在西藏,启安集团西藏分公司克服高原恶劣环境,参与供暖改造、生态搬迁等项目。他们还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安置当地劳动力,捐款捐物,成为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

“绿化愚公”郭中良,这位退休教师二十余年如一日绿化造林3800亩,创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鸡爪槭培育基地。但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坚持资助各族学生的善举。2002年,郭中良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吴诗坡等4名侗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2024年6月,当吴诗坡作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团队成员站在领奖台上时,他特意邀请“郭爷爷”作为亲人代表出席仪式。郭中良朴实的话语打动人心:“看着这些孩子成才,比我的苗圃丰收还要欣慰。”郭中良累计资助42名各族学生,资助金额超过40万元。

在东西部协作的壮美画卷中,启东企业家管新飞用20年坚守写下了动人篇章。2004年,他远赴西藏拉萨市达孜工业园区,创办西藏藏缘青稞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以青稞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创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让传统青稞焕发新生,更带动周边500余户藏族家庭走上致富路。公司近200名员工中,藏族员工占比高达90%。去年,公司实现青稞产品销售额8000多万元,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去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江苏首场报告会在启东举行,将榜样力量推向高潮,通过模范代表的亲身讲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变得可感可触、可学可做。正是在这些榜样的感召下,启东涌现出越来越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一个个看似微小的“石榴籽”的力量共同凝聚而成的。

石榴花开东疆城,团结奋进向未来。这座“江海明珠”用行动证明:当各民族心手相连、同心筑梦,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东正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在民族团结进步的大道上。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