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江海潮
2025年09月05日

难以忘记的苦难与抗争

本文字数:1302

◇朱国飞

胜利日阅兵方阵巍巍,战旗猎猎……天安门广场人如潮、花如海。这是一场穿越历史烽烟的检阅,也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强军卫国,更表初心不改。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回首往事,痛彻心扉。上世纪30年代,日寇曾二次疯狂火烧汇龙镇,老汇龙镇人对日寇的残暴记忆犹新,我把这些历史记忆与苦难编写进小说《九曲河》之中:

火魔将汇龙镇最繁华的老街烧着了,几家百年老店也同时遭殃,陶斯咏棉布店、瑞丰昶棉布店、北来来南货店、大德隆花粮行、恒孚南货店、大兴昌酱油店、顾同和棉布店、春和堂中药店、沈裕春烟烛店、公兴泰木行、汇中楼茶馆、鼎和斋茶食店和小山洋行都被日本军队野蛮地放火烧毁。

大火蔓延着烧了三天三夜,一百多人被小鬼子杀害后焚烧,尸骨全无。三百多间民房商铺被烧毁,一千五百多人无家可归,流落他乡。举目四望,汇龙镇骨架留存在小石桥两边,印嵌在穿街流过的九曲河暗淡无光的河水里。九曲河哀戚地唱着歌,歌声孤寂凄凉。百年老街从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古朴儒雅的店铺,临河而筑的手工艺坊,漫空飘舞的蓝印花布,风雨驳凿的油绸灯笼,牵挂木雕楼头的古老风筝都随火而浴,随风飘逝。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是纵火屠镇的恶魔,被汇龙镇人咒骂,将其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

写作《九曲河》,改了又改。九曲河是我描写故乡的一条心灵之河,也是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之作。汇龙镇人的苦难不能忘记,汇龙镇人的反抗精神也不能忘记。在汇龙镇人民桥旁树立的“抗战烈士纪念碑”日夜向人们诉说着抗日英雄们的事迹……

晨阳还未露头,枪声逐渐稀疏。

战斗处于间隙,汇龙镇小石桥畔的抗日游击队开始撤退,因为他们的枪弹已所剩无几。这支抗日游击队是由抗日义勇军、护航游击队、税警大队、崇明岛游击队等联合组成。掩护游击队撤退的是独臂人陈大勇和他的十二位队员。他们此时手中仅有六支老式步枪、一支单管老橹子枪、三十多发子弹和十八颗手榴弹。再有就是几把砍刀,刀口已卷边,沾着鲜血。陈大勇是崇明人,手臂是在淞沪抗战中被小鬼子砍掉的。他因伤退伍后,为雪国耻,报断臂之仇,毅然参加抗日义勇军。今天,他们精心设伏,打死了十几个鬼子,为受尽欺凌屈辱的汇龙镇人出了口气,打响抗日第一枪。陈大勇将队旗用布条绑在小石桥墩上,做好了拼死的准备。

小石桥畔的义勇军临危不惧,分两队埋伏于石桥的两边,把手榴弹盖打开,将背上的大刀插于河堤上。“弟兄们,大家节约子弹,盯准了打,一枪消灭一个敌人!”陈大勇吼叫着。

……

故乡的近代史是我萦绕在心头的一桩心事,梦想以文学的形式演绎她的存在。

故乡的历史必须铭记,不忘记过去,才能正确面对未来。

天安门前隆隆驶过的战车在烈日下闪着寒光,巨大的轰鸣声中歼击机翱翔飞过蓝天,威武的英姿,雄壮的阵容,写满忠诚与坚毅。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一个伟大的富强的中国正以巨人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的强盛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坚持初心不动摇,爱国爱民爱家不动摇,听党的话,跟党走,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不动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