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民生

2025年10月28日
“痛金”很痛?莫把爱好当投资
本文字数:673
“氪金了,氪了真金”“可爱又保值,直接拿下”……当传统黄金遇见二次元,“痛金”在年轻群体中风靡开来,一场关于黄金消费的“破圈革命”正在悄然发生。你愿意为“痛金”买单吗?年轻人又为何爱“痛金”呢?当金价波动、热度退潮,“痛金”会不会只留下“痛”?
当流行文化遇上传统贵金属,既有创新的火花,也藏着被放大的风险。“痛金”作为一种新型消费现象,把情感符号与保值属性捆绑在一起,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但热闹之外,我们需分清两件事,消费的愉悦与资产的增值。把前者当作后者的替代,往往是成为“接盘侠”的第一步。
首先要厘清概念,黄金的价值源于金属本身的稀缺与国际市场定价,而非某一文化符号的短期流行。IP联名、限量设计能放大产品的情感溢价,却无法创造出与金属价值等量齐观的内在支撑。情感是消费的放大器,不应成为估值的替代项。把“喜欢”当作“值得长期投资”的理由,容易在情绪退潮时遭遇价格与流动性的双重失衡。
当前部分产品溢价大、退换规则不明、授权与版权信息不清,这些都是让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制度缺口。任何带有收藏属性的商品,都应当有清晰的溯源、定价构成与售后承诺。消费者理应被明确告知其消费属性,是文化商品还是贵金属投资。没有透明规则的“火热”,往往伴随的是后续纠纷与价值回调。
年轻人追逐兴趣与认同无可厚非,但要理性设定预算上限、明确消费目的、辨别收藏与投资的区别,这些看似平常的步骤,能有效避免情绪化决策带来的损失。面对“痛金”热潮,既不必全盘否定文化与创意的价值,也不要把喜欢当作投资的理由。把消费还给愉悦,把风险留给理性,才能真正避免成为“痛金”的接盘侠。
江海晚报
◎ 《启东日报》启东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6027302号-1